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

题型:0130 期末题难度:来源: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
A.犁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除草工具
答案
C
举一反三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比下面两图,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     ]
A、生产模式的变化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社会组织的完善    
D、经营方式的改变
题型:北京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促使这一生产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改进
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