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①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②反映了自然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①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②反映了自然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①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明朝中后期后,原有封建社会的经济模式出现了什么新现象?1840年后的中国经济又出现了什么新变化?1949年至1979年中国经济新模式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其成果和弊端是什么?1979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又有怎样的新探索?这次探索的伟大成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对此话理解合适的有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况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心态
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强调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新疆自治区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文明世界领先形成的民族优越感
B.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C.小农经济造成的自大心态
D.闭关锁国状态下形成的排外心理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图所示的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题型:0117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全局。近来关于新一轮土地改革的讨论趋于热烈,各种方案层出不穷,尽管各有侧重,但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成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已是各方面的共识。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请概括其基本特点并说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哪些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文化大革命”时,有人编了一段凤阳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但实行“包干到户”后,农业生产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凤阳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三年跨了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2)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凤阳地多不打粮”和“三年跨了三大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0年后的今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敢为人先的安徽小岗人摸索出一条新路,重新在黄土地上做文章,搞试验,实行“土地流转”,让昔日分到各户的土地进行整合。土地流转,是鼓励土地向种田大户、能手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以便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机械化、现代化。
(3)当今中国农村需要调整土地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实行“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社会化、机械化、现代化会产生哪些方面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