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乒品四下。工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乒品四下。工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乒品四下。工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尚书、侍郎,总其职务而奉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于所属,成质正焉。”其中工部司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郎中、员外郎,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土木缮茸、工匠之程式,成经度之……凡兴建修筑材木工匠,则下府(监)、将作(监),以供其事”。——张说、张九龄、李林甫《大唐六典》
材料二:“其应徙,则皆配居作,、”注文:“在京送将作监,妇人送少府监缝作。外州者,供当处官役,及修理城隍仓库,及公廨杂使。犯流应任居作者,亦准此,妇人亦留当州缝作及配舂。诸流徙罪居作者,皆着钳,若无钳者,着盘枷,病及有保者,听脱,不得着巾带。每旬给假一日,腊寒食各给二日,不得出所役之院,患假者倍日役之。”——《尚书刑部·刑部司》
材料三:“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尚书工部》
(l)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中央政府专管官府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是什么?其职责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唐代官府手工业劳动力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你认为其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各是什么?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使经济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工部。职责:管理手工业、农业、水利、城池兴造、土木工程。
(2)官役、纺织女工、流徙罪犯、工匠(匠户)。
(3)有利:国家实施有效的管理使手工业工艺流程得以保证。不利:这种管理是为了皇室和军用,阻碍了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措施:各行各业应允许既有官营又有民营的,并以民营为主才能促使经济发展。
举一反三
“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西周晚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隋唐时期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大鼎是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被称为“司母戊鼎”。在新开馆的国家博物馆展览中,将其首次定名为“后母戊鼎”。它
①是官营手工业产品中的代表②反映了古代中国冶金业的发达
③“司母戊”三字应为甲骨文④是周王权力的象征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杜甫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关于唐朝陶瓷工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B.“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瓷器为主要产于北方的白瓷
C.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道路的唐三彩,主产地在今天河南巩义
D.杜甫诗中赞美的瓷器属于当时最名贵的越窑秘色瓷
题型:0125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城市的发展尤如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景德镇素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
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万历年间(1573——1620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着18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
材料二: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第一条运河开工兴建。1776年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该城的棉纺厂在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观。——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东京社会风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新政府实施以西方国家为榜样的政策,动员国人学西方。很快,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思想观念连同生活习俗纷纷传入。政府制定了行为规范条例,通过天皇“垂范”和媒体的宣传倡导,要求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逐渐“欧化”。……随后,政府颁布法令,废除武士特有的象征身份等级的发型和佩刀特权,即宣布“断发脱刀”。1883年在东京银座大街建成英式建筑“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用于招待西人和本国达官贵人,举办的所有社交活动均按西方仪式。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时期,画家放弃了自己民族风格,民族音乐让位于贝多芬、瓦格纳,连日常生活方式也会全盘学西人。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一时间,“欧化”铺天盖地。福泽谕吉描绘当时的情景,称欧美文明“如火燎原,旧文明一扫殆尽”。——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结合材料三中日本东京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日本“新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03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