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是A.翻车B.筒车C.灌钢法D.水排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是A.翻车B.筒车C.灌钢法D.水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是
A.翻车B.筒车C.灌钢法D.水排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AB是用于农业灌溉,D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都与题干意思不符,因此选C。
点评:创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技术,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独创性发明。陶弘景说:“钢铁是杂炼生柔作刀镰者”,北齐的綦母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说的就是灌钢技术。灌钢的工艺过程大致为,将熔化的生铁与熟铁合炼,生铁中的碳份会向熟铁中扩散,并趋于均匀分布,且可去除部分杂质,而成优质钢材。灌钢技术在宋以后不断被改进,减少了灌炼次数,以至一次炼成。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说:“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并说“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正反映了灌炼次数的减少。其中把柔铁屈盘起来是为了增加生熟铁的接触面,提高灌钢的效率,并促使碳份分布更均匀;封泥则可以促进造渣,去除杂质,并起保护作用。明代灌钢技术又进一步发展,据《天工开物》卷十四记载,已把柔铁屈盘改为薄熟铁片,进一步增加了生熟铁的接触面,加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的进程,泥封亦改为草泥混封。灌钢又称“抹钢”、“苏钢”,其工艺自清至近代仍很盛行。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之前,灌钢法是一种最先进的炼钢技术。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产生于新石器时期。纺织业所用的主要原料先后是 
①丝 ②麻 ③棉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结合更为紧密
C.景德镇是青花瓷的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其表现有(   )
①文人山水画兴起      ②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
③理学兴起            ④彩瓷生产时代到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中国丝织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②唐代开始丝绸远销欧洲
③中国被称为“丝国”                   
④丝是元、明、清时期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配料调色细且精,塑形绘影艺超群;方知日用寻常品,曾费劳工无限心……瓷都跃进今方始,量质都须加倍成。”该诗描写的是
A.长安B.开封C.北京D.景德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