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哪一项进步A.生产工具的革新B.生产技术的提高C.分工日益细密D.生产规模的扩大

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哪一项进步A.生产工具的革新B.生产技术的提高C.分工日益细密D.生产规模的扩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哪一项进步
A.生产工具的革新B.生产技术的提高
C.分工日益细密D.生产规模的扩大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含义,据此再判断与备选项中哪一项吻合。
举一反三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历史资料。人们从先秦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材料一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铭文,铭文 32行、498 字,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全文可分五段: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政治清平的盛况,对比作鼎时时局不靖;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4、告诫鼓励毛公以善从政;5、赏赐毛公车、兵、命服。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
材料二 据《国语》记叙,春秋未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在国内战争中失败后逃往齐国,其子孙成为齐国农民,“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意思是说,把过去宗庙里作牺牲祭品的牛,用于田间耕作。孔夫子三千门徒中有一名姓冉、名耕、字伯牛的,还的一位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又有名司马犁的,以耕和牛分别用于名和姓,说明当时以牛为耕已是常见的事了。
请回答:
(1)你能通过《毛公鼎》及其铭文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的发现有何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仿照材料一,对右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作以简要的介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明时期,新兴的纺织业部门是
A.丝织B.麻纺织C.毛纺织D.棉纺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6年在中国陕西扶风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有一个别刑(砍去足)奴隶守门鼎,此鼎所揭示的历史信息应不包括
A.西周时期奴隶社会地位低下
B.西周时期刑罚严酷
C.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技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D.西周时期百姓普遍使用青铜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
A.洪州B.宣州C.洛阳D.益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电视剧摄制组欲拍摄了一组盛唐诗人李白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
 ①景德镇所产青花瓷瓶 
②书法大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书贴(841年) 
③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残片 
④身披松江产的棉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①②B.③C.②④D.均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