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据《新唐书》材料二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
题型:江西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
——据《新唐书》 |
材料二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搢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
——据《新唐书》 |
材料三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技……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
——《旧唐书》 |
材料四 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
——据《陆宣公翰苑集》 |
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原因是武则天推行了有积极作用的政策:轻摇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主利益。 |
举一反三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③大运河的开通 ④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 |
[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 |
A.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 B.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 D.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各项制度 |
唐朝出现了大量以反映战火频繁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 |
[ ] |
A.反对外来侵略 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 |
隋炀帝时下令营建,与原来的都城并称为“两都”的是 |
[ ] |
A、大兴城 B、洛阳城 C、东京城 D、咸阳城 |
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成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度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