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消弱 |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例行重农抑商 |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足以证明本题答案是.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例行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是本题的题眼,因为提到了(重本抑末)。另外,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足以证明“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所以答案是C。A错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错在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是存在的。 |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居民区混在一起 | B.开市、闭市有时间规定 | C.商人自由经营 | D.市长管理整个城市事物 |
|
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檄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 宝钞23、银1、布1
|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 银52、稻谷1
| 该表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稳固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
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可以主要用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哪一现象 A.生产结构的变化 | B.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 C.小农经济的瓦解 | D.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 |
|
(26分)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时间
| 政策
| 西汉初年
| 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 汉文帝
| 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吴王刘濞),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 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 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 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
|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焉。
| 武帝元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
| 郡国多奸(私自)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非赤侧不得行。
| 武帝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 悉禁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造。(元鼎二年,设水衡都尉掌管上林苑,其属官有均输、钟官、辨铜三令,即上林三官)。
| 表2
|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五铢止,沿用了七百多年。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钱直径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
| ——《史记·平准书》 (1)依据上述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汉代铸造货币的权力是怎样演进的?演进的原因是什么?(14分) (2)汉武帝时期铸币权的变化有何影响?(12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经济的新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其表现和原因。(10分) (2)请为材料二观点提供史实依据。(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