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徽商兴起于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清时期,徽商并不代表近代商业,也不代表近代经济,排除A、B;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排除C。因此选D。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宋代和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12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是如何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扬州仪征北部丘陵地区有“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地名,这种含有“集”的地名来由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夜市B.都会C.草市D.会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前期城市仍实行坊市制度,但作为居民区的坊和作为商业区的市完全移入城内,并严格分开。商业活动集中在市中进行,每天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市,日没前三刻击钲(小锣)三百声收市。市设有市令,两京及上州皆为品官,中州至下县则为吏,负责市门启闭、管理市场交易。                                    
——《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二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自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摘自南宋《梦梁录》
材料三 明代中叶,城镇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出现了大量以商品集散或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性城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专业特色的市镇,江西景德镇以陶瓷业著称,广东佛山镇以器制造业闻名。……商人及商业是城市生活最为活跃的部分。商人以乡缘为联接纽带,形成商帮,从事全国性的商业活动。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以下两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的城市风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前期“市”的特点。(3分)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中叶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3分)
(4)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给伦敦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
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D.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