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问题(16分)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平面图(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

回答下列问题(16分)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平面图(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平面图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雍正)“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3)依据材料指出雍正皇帝是怎么看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的。(2分)清统治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答案
(1)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4分)
(2)突破了时间的限制。(2分)商业发展,城市繁荣。(2分 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3)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或者农业地位高于工商业地位;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关系。(2分)
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6分 答出两点可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这也反映了宋代的商业繁荣。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宋代对商业的管理有所放松。
从材料“……散市……闭坊门……”可知,唐代对“市”的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从材料“……通宵不绝……早市又开始了……”可知,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说明了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从材料“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是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或者农业地位高于工商业地位;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关系。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举一反三
有学者提出,“专制”一词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以前的中国并不算是专制国家,下面史实不能支撑其观点的是
A.明清大臣奴隶化B.明清商人地域化
C.明清理学官方化D.明清科举八股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C.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D.引发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A.手工工场的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而元明清三代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以上数字充分说明了
A.文化发达的农耕民族取代北方游牧民族成为统一王朝的统治者
B.北方人尚武,南方人尚文
C.封建统治者在录取人才时采取向南方倾斜的政策
D.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的文化重心随之南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