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资金的流动反映了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发展阶段时间标志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

(28分)资金的流动反映了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发展阶段时间标志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资金的流动反映了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在西方人需要的东方商品中,最重要的是香料、黄金,其次是丝绸等等,包括各种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世纪晚期,西方的生产力有所提高,个人的收入有所增加,于是对香料的需求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种短缺(贵金属外流造成的)变得更加严重了。在15世纪里,正常年份、西方大约有30金杜卡特输往列万特,集中到列万特的贵金属则流往印度和远东。买的多卖的少,就是贸易入超,靠输出金属货币来维持与东方的贸易,几百年间都是如此,这就使西方的货币材料日益紧张。
——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
材料三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1亿美元,1914年时已经增至9.6亿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四 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口袋里的欧洲” 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据黄益平《欧元危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世纪后欧洲货币流入东方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中国对列强的资本输出有何积极回应?〔10分)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内容、意义方面评述“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6分)
答案

(1)原因:①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出其中1点给2分)
②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之间商品交流频繁,货币流通量大;(2分)四川地区交通阻隔,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2分)
(2)原因:①欧洲人消费结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东方的商品;
②生产力有所提高,个人收入增加,提高了消费水平;
③殖民掠夺到的大量黄金货币,为在东方购买商品提供了条件;
④东方商品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传统优势;
⑤东方自然经济的盛行和闭关政策,对西方商品需求不高。(答对3点给6分)
(3)特点: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增长迅速;(2分)资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的赔款即对中国的暴力掠夺。(2分)
反应: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推行较为全面的改革——清末新政;(2分)日益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要求实现民主政治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分)思想上出现实业救国思想(或者兴办实业的热潮)。(2分)
(4)背景: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或欧洲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联系)(2分);
内容:欧元成为欧洲统一流通货币(2分);
意义:欧元的诞生进一步促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极大冲击了原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首先注意审题,要求回答秦、宋两个朝代货币演变的原因。秦代统一了货币,原因是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和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宋代,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出现在四川,应考虑四川交通不便的因素。
(2)15世纪后欧洲货币流入东方,意味着欧洲在东西方贸易出现逆差,居于入超地位。原因应从两大方面考虑,一是西方为什么需要更多的东方商品,为什么可以购买东方的商品,二是东方较少进口西方商品的原因。第一方面,原因有西方的生产力提高,个人收入增加,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消费结构离不开东方商品,殖民掠夺得到大量黄金,东方商品的优势;第二方面,主要是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导致东方购买的西方商品较少。
(3)材料三涉及的资本输出的特点,明显有两处,前半部分说明输出资本数量增长,后半部分说明了资本输出的资金来源。第二小问首先注意题目所涉及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次是积极方面的,相关史实有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实业救国思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发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4)背景应考虑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全球化与区域化。材料中“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反映出内容。欧元“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反映出欧元加快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另外影响还应考虑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即推动多极化趋势。
举一反三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这一材料反映出当时
①城市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②唐代实行坊市制度
③原有城市格局已有突破             ④政府严厉打击商业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通过分析下列三幅地图,可以看出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    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A.闭关锁国的政策B.人工运河的开凿
C.政治中心的变化D.经济重心的南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宋代耕地面积与税收情况,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总耕地面积
农业税
各级商业税
996年
312万顷
1249万两
2210万两
1021年
525万顷
2321万两
6389万两
A.宋代是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B.封建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
C.经济的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D.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126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不含台湾)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72
1270
71
1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刑统》:“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食材以肉类为主B.重视食品安全
C.制裁强行买卖行为D.食品中添加了有毒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