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厂;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河,从而开通了远洋航线。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1802年,曼彻斯特共有棉纺厂52家,1809年增至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至此,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改变了曼彻斯特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面貌。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 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约3600
| 75%
| 25%
| 中国(1851年)
| 约43200
| 89%
| 11%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市镇大量出现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6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2分)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 |
答案
(1)原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特点:专业性强、分布密集。(2分) 影响: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或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推动了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分) (2)因素:①棉纺织业的发展(或机器化大工厂的建立); ②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③殖民扩展使世界市场扩大。(每点2分,满分6分) (3)差异: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2分)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1)可根据对材料一的概括来回答,材料一可反映出主要原因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特点是指专业性强;分布密集。江南乡村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使资萌产生等角度来回答。 (2)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厂” 说明棉纺织业的发展;“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河,从而开通了远洋航线”“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说明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再联系这一时期英国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扩大。 (3)通过诺表格数据对比可知,19世纪中期,中国城市人口百分比远远低于同时期英法等西方国家,实际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滞后,联系这一时期西方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说明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 点评:城市化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要注意将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欧美有关工业革命后城市化的内容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
举一反三
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古代计量单位,一般指一千钱)至万缗者。”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草市”A.是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 B.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 C.交易不受政府官吏的直接监管 | D.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
中唐诗人描述汴梁(今河南开封)“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上述材料说明当时A.政府取消开市时间 | B.坊市制度不复存在 | C.个别城市出现夜市 | D.政府取消市场限制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 C.出现了纸币“交子” |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
|
(10分)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是商品经济活力逐渐增强的表现,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新的突破。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三 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纵观中国历史,概括指出“这种模式”“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的表现和影响。(4分) |
“商人”的称呼源自A.商朝人善于经商 | B.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 | C.“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 D.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者的称呼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