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

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2)当时经汴河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  )
A.华北平原B.汉中平原C.太湖平原D.江汉平原
(3)直接导致北宋城市商业衰落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4)北宋后,黄河累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
(5)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2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答案
(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的界限,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
(2)C。
(3)靖康之变;都城迁移。
(4)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降水集中。
(5)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重要历史知识,以及分析理解历史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综合能力。第(1)(3)(5)问涉及历史,第(2)(4)问体现了史地综合,第(5)问体现了政史综合。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在先代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商品经济极度繁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市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东京成为了当时最繁荣的城市。回答第(3)问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如“直接”“社会政治原因”等。第(5)问立意较高,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也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颇有新意
举一反三
属于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新特点的是
A.手工业中心冶铁业的出现
B.灌溉技术的运用
C.中原市场的形成与封建城市的兴起
D.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我们吃着葡萄、石榴,享受着美好生活时,我们应该想到的历史是
A.昭君出塞B.霍去病北伐
C.张骞出使西域D.汉武帝管理南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尽管有许多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商业仍较前代发达。试指出这些不利因素(6分),同时分析此时商业较前代发达的主要原因和积极意义(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概述17—18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分)。并概括、分析与同时期的英国相比,中国缺少进行工业革命的经济因素有哪些。(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
材料二 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前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
材料三 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摘编自《太平御览》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