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唐朝统治者开明,重视对外贸易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商业发展,交通发达C

“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唐朝统治者开明,重视对外贸易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商业发展,交通发达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唐朝统治者开明,重视对外贸易
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商业发展,交通发达
C.“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D.唐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当时领先于世界

答案
B
解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对外贸易的基础,且B项又补充说明了商业发达,交通发达,故最准确、最全面。
举一反三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6分)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 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 王建 《夜看扬州市》
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 张籍《野老歌》
材料三 今朝半醉慨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 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贾客沉其艘。                        ——宋 王安石《商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3分)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治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①东周 ②西汉 ③三国时的魏 ④北魏 ⑤北宋 ⑥清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但17-18世纪中国又出现了被封建史学家称谓的“康乾盛世”的社会局面。你如何理解“衰落”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并能够理解这种“衰落”与“盛世”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城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从公元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船舶开始取代波斯、大食、印度、昆仑等外国海舶,逐渐控制印度洋的海上霸权。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宋朝发展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高峰。……
——雅虎知识堂
(1)据材料一,宋代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此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材料二 随着宋瓷的光芒远播海外,外国人对宋瓷趋之若鹜。在国外,宋瓷的使用成为阶级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如今在印尼国家博物馆,还依然摆放有许多产自宋代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新华网《“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
(2)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对东南亚的贸易产生了哪些影响?由此,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材料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由我国制造的商品通过漫长的海路运输被运抵欧洲。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货物将有一条全新的途径抵达欧洲,途经云南连接起太平洋西海岸与大西洋东海岸的“第三亚欧大陆桥”铁路,将把这些货物目前的行程缩短3000公里左右。
——中国网2008年10月26日
(3)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与当今三条亚欧大陆桥有何联系?古代中西交通路线由陆路到海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2008年10月24日,中国***胡锦涛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亚欧携手,合作共赢》的讲话。他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他强调,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
——新华网2008年10月24日
(4)据材料四分析,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及中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5)如果就以上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