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

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
D.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显示的是1700-1820年之间的中外经济发展的比较情况,当时中国还没有面临外来列强的入侵,故选C,其它选项都是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故排除。
举一反三
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很长,但是对海洋经济、海外贸易等的关注和重视,则是在经历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才意识到的。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姜子牙)治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到齐桓公时期,“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齐国成为“海之王国”。
材料二 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材料三《南京条约》赋予英国可在通商口岸内派驻领事及享有居留权,《黄埔条约》更准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内建立教堂、医院等设施,自此通商口岸成为在华外人集中地。“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主权归中国政府所有,实际上界内管治权与税收权却属外国政府或在华外侨所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材料四 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中国人坚定地打开了大门。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2分)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2分)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了什么?(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内外因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中国某沿海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该城市是(   )
A.上海B.宁波
C.香港D.广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明清时期该政策最主要的影响(   )
A.增强了明清时的国力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C.导致了科学技术落后D.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   )
A.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
C.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D.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