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C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从材料“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可以反映不重视商品关系;从材料“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可以反映只重视农业,故C 正确。 |
举一反三
“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物产,……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然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
|
某人翻阅家谱时看到“十一世长房:伯爵公,忠厚无华,勤力本业,家族有事,无不勉赴,不失为祖宗纯孙。”材料中的“伯爵公”最有可能是 |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 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 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
|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皆本 |
|
(25分)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了儿则有关台港澳方面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53年,葡萄牙商船驶入澳门海域。后来葡萄牙人贿赂当地明朝官员,窃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八月,荷兰将领韦麻郎率军舰两艘偷袭澎湖,伐木作舍,拟长久占领。此后,荷兰通过各种方式占领台湾岛。 材料二: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材料三: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对外推行什么政策?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沿海遭受西方侵略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一步步被侵占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联。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探索的发展趋势。(1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