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说明司马光认为农业和工商业均能为国家税赋作出贡献,三者并存客观合理,这是对传统“重农抑商”思想观念的否定,因为商业流通具有重要性,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材料含义不符合。
举一反三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榖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了:
A.西汉初期商业势力还很弱小B.中央政府对商业势力进行了有效控制
C.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D.地方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蓝鼎元向雍正帝上《论南洋事宜书》中说道:“天下利国利民之亊,虽小必为;妨民病国之事,虽微必去。今禁南洋有害而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这表明清朝:
A.存在海禁与开放海禁之争B.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D.始终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