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简要评价雍正帝的观点。(2分)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
答案

(1) 正确。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2分)
(2) 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4分)雍正帝的观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3) 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体现了农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是"妄议抑之"和"盖皆本也"。黄宗羲认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中的关键词是"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只要找准了这些关键词,他们的观点就非常清楚了。第二小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雍正帝的主张进行客观地评价。
(3)第四小问是联系现实的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找出每个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点。对历史观点的归纳和总结要做到准确、精练,同时还要处理好同材料的关系,既不能完全照搬材料中的内容,又不能脱离材料。
举一反三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雍正时一些官吏主张在广东招商开矿,雍正认为:“今若举开采之事,聚集多人,其中良顽不一,难以稽察约束,恐为闾阎之扰累。况本地有司,现在劝民开垦,彼谋生务本之良民,正可用力于南亩,何必为此徼幸贪得之计,以长喧嚣争竞之风。”以下各项措施与这一经济思想无关的是
A.重租税以困辱之B.商人不衣丝乘车
C.盐铁官营制度D.扩大工商业规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是在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确定于
A.西周B.战国
C.秦汉D.隋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倭寇浙东,命都督杨文、刘德、商暠巡视两浙。[太祖]下令:“禁民间用番货、番香。”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用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摘自《明太祖实录》卷231
材料二:明代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日本因内战失败而丧失军职的南朝武士,也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民间商人和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的沿海农民、渔民、盐民等,甚至还有少数名落孙山的落魄书生、罢免职务的官吏等。
——摘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材料三: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摘自唐枢《御倭杂著》
材料四: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海外贸易)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摘自《明神宗实录》卷262
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明朝的对外政策和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2分)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这种政策产生的后果。(4分)
(3)你如何评价明朝的这种对外政策。(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