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四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这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材料三、四,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四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了《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位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标志: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4)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凛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新全球史》美杰里·本特利著
(1)通过林则徐的这封信,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维多利亚女王收到这封信,女王能满足林则徐的要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说林则徐应该写信给首相更为合适,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时中英两国的“宪典”的各是怎样制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0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乾隆御制诗》中有一句“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外交政策是 [     ]
A.被追开放
B.闭关锁国
C.主动开放
D.天朝上国
题型:0115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间的隔绝与冲突
题型:0112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面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某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同学进行以“国家政治特点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主题的讨论会。 讨论问题一:古代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贸易关系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 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问题二:近代中国和国际贸易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令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2)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 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