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开始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开始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开始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臣”关系的言论汇编: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荀子?哀公》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执政者须)
“言必信,行必果。” ——《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响彻耳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朝闻道,夕死可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之用,和为贵”…… ——奥运官方网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从材料一中概括出该理念的具体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两则材料中可得出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理念: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内容:民众是立国之本的“重民”思想;关心民众劳苦的“爱民”思想;不过度掠夺人民的“养民”思想;根据民意任用贤人的“从民”思想;取信于民的“信民”思想。
(2)人与自然关系: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人与人关系:孔子:仁,礼,德治;孟子:仁政,“君轻民贵”,性善说;荀子:性恶论,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3)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
(4)启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要诚信为本;人民安定了社会才会安定;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共同家园。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了解,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和使命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并以东方圣人孔子的名字命名。至2008年7月份,孔子学院已开办281所,遍布75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已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基地,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广播网
材料二 由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69位两院院士和各界爱国人士联合发起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历时7年论证后,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启动,山东省有关领导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高调宣布将在济宁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并悬赏890万元在全球征集建设方案。这个号称投资300亿元的规划设想,在接下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引发一百多位政协委员签名反对和公众舆论的广泛质疑。请回答:
(1)中华文化标志城落户于曲阜、邹城及其之间的九龙山。试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原因。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同墨家思想一样受到重视,出现“非儒即墨”的社会现象,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和全球联合祭孔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持什么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社会危机四伏。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林则徐认为:“黄河南行,非河之性,故屡治而屡为患。”“欲救江淮之困,必须改黄河于山东入海。”……林则徐提出,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对国家和商人都有利。实行“重商力”,要有好的政策。在救灾的过程中,要注意照顾米商的利益,要利用商人的积极性战胜粮荒。中国还应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坚决反对顽固派闭关禁海、与外国断绝往来的愚蠢做法。林则徐、魏源等力主允许民间开矿,反对政府独占。……有识之士认为,把漕运改为海运,省力省时省钱,益国利民。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有识之士提出从哪几个方面来发展经济?你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荀子认为:“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据此判断荀子  [     ]
A.主张性恶反对性善                
B.主张礼法并用
C.强调实施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思想家眼中的君民关系
在中外政治发展中,君与民的关系曾是东西方思想家们共同探索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仁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其与孟德斯鸠主张主要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国在走向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洛克的基本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二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