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出了“仁”的主张。 (2)是指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尊敬和奉养,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应尽的反哺之责。 (3)“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孝”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和中心。 (4)孟子主张“仁”出自人的天性,把“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准则,从“仁”出发,人们就会友爱或获得帮助,化解矛盾或获得战胜艰难困苦的力量;对于统治者要行“仁政”,才能天下归心,才能结束列国纷争的局面。现代期盼: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崇尚正义,社会有序,和谐发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
——《汉书·董仲舒传》 | |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 |
——《朱子语类》 | |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
——黄宗羲《原君》 | |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苏格拉底诞生于孔子死后10年左右,他们都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A.思想研究都重视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D.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 |
公元前1000——前600年左右,中国、印度、希腊及犹太四大文明在哲学上有重大的发展,其影响至今不变。这些影响可分为:①参悟生死问题;②确认神人关系;③探索人的理性;④安排人伦秩序。导致上述影响的四大文明依次为 | |
[ ] | |
A.中国、印度、希腊、犹太 B.犹太、中国、印度、希腊 C.希腊、犹太、中国、印度 D.印度、犹太、希腊、中国 |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修身:( )齐家:( )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
(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 |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后期,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 |
——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 |
(3)试概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