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
[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
答案
B |
举一反三
严复明确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他在这里论述的是宋代 |
[ ] |
A.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B.分化事权政策的影响 C.理学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骨有三百六十六节;天有十二个月,人骨有十二大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瞑。天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 |
——《中国哲学与文化》 |
材料二:朱子曰:“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只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 |
——《续近思录》 |
材料三:“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大上(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 |
——《史记·天官书》 |
材料四:“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
——《荀子·天论》 |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论述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在材料一中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又是怎样论述这种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三、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说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