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简析其主张在当时未能实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与黄宗羲、康有为政治主张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问题,你对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张:反对君主专制;设置官职以分君主权势;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机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比较脆弱;专制主义制度的压制。
(2)不同点: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黄宗羲在原有制度内寻求限制君权;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
(3)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实行民主政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民主政治建设应符合中国国情,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举一反三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①先秦儒家民本思想②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④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认为

[     ]

A.“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
B.“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天地之间,惟此一道,初无儒、释、老庄之分也”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非尝有是非耳”
题型:0114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1)请问:黄宗羲的经济主张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近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2)请简要说明雍正帝的经济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