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展览一 中外思想集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古

(14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展览一 中外思想集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 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6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2分)
书名
项目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
主要思想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展览三 中外名画欣赏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上述两幅名画,分别写出这两幅名画的作者、艺术风格或流派。(4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2分)
答案

(1)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的倡导民主思想。(2分)
不同之处:
①阶级属性: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2分)
②历史作用:法国的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2分)
(2)主要思想: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2分)
(3)图1:北宋画家张择端,现实主义城市风俗画。
图2: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具有强烈人文主义精神的绘画作品。(4分)
(4)结论:东西方文明都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2分,任答其中2点即可得2分,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要归纳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的问题和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归纳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关键把握二者大的时代背景,可得出二者共同之处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的倡导民主思想;不同之处:阶级属性方面,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历史作用方面,法国的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并利用已有信息和所学知识推导历史结论的能力。题问中表格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要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表格要补全清朝《红楼梦》的主要思想,利用所学知识即可得解,具体为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利用已有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问中要求通过欣赏展览三中的两幅名画,分别写出这两幅名画的作者、艺术风格或流派。根据图画,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得解答,图1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现实主义城市风俗画,图2作者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具有强烈人文主义精神的绘画作品。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利用已有信息和所学知识推导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上述材料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从中可归纳出如文明对人类历史的进步的促进作用,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
举一反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题型:0112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题型:0110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题型:0119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题型:011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