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材料二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二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里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请回答: 小题1:材料一、二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不同的原因。(6分) 小题2:对比材料二、三,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4分) 小题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8分) |
答案
(1)同:都主张以民为本。(2分) 异: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2分) 原因:西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君主集权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2分) (2)同:都主张发展工、商业。(2分) 异: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2分) (3)政治、经济背景: 政治: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专制统治危机日益加深。(4分) 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或工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4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民为本,但是材料一主张君主专制,材料二则反对君主专制。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从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和材料三“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可以看出他们都主张发展工商业,但是顾炎武主张发展经济应该因地制宜。(3)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点评:在中国古代,普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主张工商皆本的理念开始出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典型的代表就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需要把握。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二:夫治天下犹?(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木之人也。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虽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2分)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用意何在?(4分) |
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共同点是A.反对“重农抑商” | B.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 C.反对君主专制 | D.主张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3: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 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 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2)材料2反映的思想的局限性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3指出黄 宗羲认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