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3: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 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 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2)材料2反映的思想的局限性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3指出黄 宗羲认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
答案
(1)君主是天下百姓的统治者和剥削者。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集权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通过古今对比,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社会的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迹。 (3)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则是可以“累变”的。 |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可以得出君主是天下百姓的统治者和剥削者,“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作者反对封建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材料大意是说:古代以天下为主人,君王为客人,凡是君王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天下人。如今以君王为主人,天下人为客人,凡天下没有一处是安宁的,这都是因为君王。因此可以得出作者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社会的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迹。 (3)根据材料信息“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可知作者主张把君臣关系从与父子关系的紧密结合中剥离出来,认为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则是可以“累变”的。 点评:解答文言文材料题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破除对此类试题的惧怕、厌烦等消极心理,积极正确地面对这类试题。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我们可以不必把注意力集中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其次,解答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的切入点应放在材料的出处,根据材料的作者、时代去推敲和教材连接的部分,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结合问题进行定向思维,组织有效信息准备答题。再次,要抓住材料中所给的关键词,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层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对现实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 |
举一反三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
“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癖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如果以下历史人物看到这句话,所持“态度”合乎逻辑的是 A.汉武帝:严禁传播 | B.陆九渊:不谋而合 | C.李贽:荒诞不经 | D.黄宗羲:奉若神明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的更替 |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