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的是A.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狗彘”B.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C.

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的是A.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狗彘”B.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的是
A.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狗彘”
B.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C.指责皇帝“以一人疑天下,以一人私天下”
D.主张“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答案
C 
解析
李贽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并未抨击君主专制。
举一反三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提倡男女平等②实际否定“三纲五常”③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④有利于思想解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A.董仲舒《春秋繁露》B.顾炎武《日知录》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对君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安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③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④德莫高于博爱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