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阅读下列材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阁,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请回答:(1)上述材料引用的三句词的出处?(3分)
(2)第二、三句词的作者词风属于什么风格?(2分)
(3)何为境界?结合实际,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4分)
答案
(1)出处: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辛弃疾《青玉案》。
(2)柳永的词风是婉约;辛弃疾的词风是豪放。
(3)这三种境界既是词的三种境界,又是人生的三种境界。(结合自己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编定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被称为“正史”。下列关于《二十四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他都是断代史B.《四库全书》是其中最大的一部丛书
C.《永乐大典》是其中最大的一部类书D.《资治通鉴》为后来帝王统治提供借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领刺虐人木三分”是郭沫若对下列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
A.《聊斋志异》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部“满是辛酸泪”的巨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该著作的思想核心是 (    )
A.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B.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
C.赞美英雄好汉形象,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D.鞭挞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
A.揭露政治腐败B.同情人民苦难C.渴望国家统一D.歌颂壮美山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