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A.保留了君主制B.改变了国家性质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A.保留了君主制B.改变了国家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
A.保留了君主制B.改变了国家性质
C.逐渐实现民主政治D.废除了君主专制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光荣革命” 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否定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一代议制政体,使得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因此BCD都符合“变革的手段”, 保留了君主制属于“传统的沿袭”,与“变革的手段”不符,因此选A.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6分)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8分)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旅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
B.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
C.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
D.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B.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C.法国的《人权宣言》D.美国的1787年宪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高一5班学生在学习和讨论英国历史时,有如下一些议论,你觉得下列他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B.“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
C.“在英国,首相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是诗人雪莱作品中名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图9来说明英国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和社会三个性质。作者在此
A.否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B.用唯物史观解释英国革命性质
C.认为英国革命是多元发展的结果
D.解释方法深受社会史观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