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热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热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 ①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却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 ②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③实业救国思潮始终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
答案
C |
解析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得到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一产生就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但同时又对它们有很强的依赖性,故①正确;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且以轻工业为主,故②正确。实业救国的思想兴起于甲午战后,故③不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措施,故④不正确。所以选C。 |
举一反三
(3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建人在清代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港后,便与广东商人合作、参与公行贸易,共同分享在中外贸易中所获得的巨额利润。 香港开埠以后,来港经商的福建人亦逐渐增多,他们多以经营家乡土特产转口、售卖药村和船务,并集中于港岛中上环的文咸东、西街,永乐东、西街一带,又称南北行街。香港开埠所产生之影响,使闽商过去依赖澳门转移香港去扮演中介角色。1871年.大北电报公司铺设香港经厦门至上海之间的电缆,间接刺激了厦门对外贸易的发展。加上来往香港、厦门、上海交通航线逐渐发展,香港厦门的贸易额亦随之丽增加,香港遂成为出口福建茶叶的重要中转地。 材料二 起源于福建金门,由陈国梁、陈世望父子在日本长崎经营的寨益号,在二十世纪初崛起,,成为活跃于亚洲的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商号。在泰益号的交易网络中,绝大部分与之买卖的人都是福建商人,对自我族群的依赖性极高。从现存的资料显示,于1920至1930年代与香港交易的华侨商号几乎全由福建人经营,并且都是旅港福建建商会的成员。 材料三 十九世纪中后期,日本为推行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香港虽被认定是发展商贸的一个重要基地,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取得满意成绩,相反日本于香港开设的商号先后一一***。当时日本驻港领事铃木充美曾归纳日本未能成功拓展香港市场的原因:第一,香港的华商团结力极强,外人无法插进;第二,在港B商欠缺足够的资本,容易***:第三,香港的华商通过在日本的华侨直接与日本的制造商联系,因而不需要在港的日商作中间之交涉。 材料四 福建商人于海外……比较融入当地社会,与本土妇女结女结婚,维持“多头家”:在移入当地社会后,与当地统治者合作、如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澳门的葡萄牙人、巴达维亚的荷兰人,福建入于海外各地甚可称得上是“商业合作群”。……闽商得到曾打击元朝势力的巴斯和阿拉伯商人协助,他们虽然逃亡东南亚、但在闽南留下他们的后裔,由于能够融入当地社会,对日后福建海外商网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培德《香港的福建商会和福建商入网络》 回答: (1)闽商“参与公行贸易”反映了清政府当时推行什么政策?简要指出该政策实施的目的及影响。 (7分)、 (2)据材料一、二、三,,归纳闽商发展的相关信息。(12分) (3)据上引材料,分析促成闽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以及闽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12分) (4)据上引材料,指出闽商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精神。(3分) |
《纽约时报》在1882年2月12日刊出一篇题为《清国苦力价几何?》的新闻述评.表明此时的美国媒体对中国劳动力的极低价格有着广泛的兴趣。这是由于美国A.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同情 | 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 C.担忧中国的自然经济影响市场购买力 | D.“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 |
|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X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
A.小荷才露尖尖角 | B.千呼万唤始出来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多设织布、纺绷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鼓励官督商办企业与外国竞争 | C.挽救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 D.彻底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 |
|
(10分)荣氏家族崛起于清末,名震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它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来……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生产萎缩,需求量增大……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宽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4、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荣氏的实业之舟,在面粉业汪洋大海中再次掀起一股更大的浪潮。 (1)根据材料一回答:19世纪末荣氏兄弟投资于实业的目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企业得到壮大的客观条件?(1分) 材料二 1949年前后,荣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人民政府)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使荣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人民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些扶持措施?(1分) -----《荣氏家族》 (3)下图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参加了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的哪一改造?(1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材料三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G)正式成立,荣毅仁就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眼里,中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20世纪 80年代初期,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中信公司即于1981年成功地在日本发行了一百亿的债券,被称为“仪征模式”。当时,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的人,批评中信“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但事实终究胜于雄辩,现在江苏仪征化纤厂以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的效益,证明了中信的选择。 1993年,荣毅仁因当选为国家副主席而辞去了中信职务。这14年间,他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将CITIG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4)“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重大决定?(1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荣毅仁创办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所做的贡献。(2分) (5)从荣氏企业的发展史中,你看到了荣氏企业家们的哪些优秀品质?(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