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

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二:托马斯·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苦的、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意旨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所以,基督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的保佑,而且,在可能的范围内,毋须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材料三: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该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担子。在现存的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有的贵族堡垒,所有修道院,都是欺骗和压迫的渊源,必须立刻摧毁。”
---《书简纲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会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
(2)据材料二、三说明托马斯·闵采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材料二、三与材料一表达的相似观点是什么?
(3)据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观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世俗权力应高于神权,得到世俗封建主的支持。
(2)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都反对宗教神权。
(3)不同之处:材料一仅反对教会特权,材料二、三不仅反对宗教神权,而且还反对世俗封建贵族的压榨,并主张用暴力手段达到目的。原因:因为两则材料的作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马丁·路德代表世俗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后者闵采尔代表受压迫最重的下层劳动人民(农民阶级)的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德意志宗教改革。解题关键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马丁·路德和闵采尔分别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
举一反三
1555年,一位西方领袖下令:除非另有许可,僧侣必须立刻返回修道院,政府官员将逮捕所有随意游荡的僧侣;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政府禁止一切涉嫌买卖的任命圣职活动。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罗马教宗受宗教分裂刺激,决心整顿教会B.英国国王对罗马教宗不满,限制教会活动
C.法国国王不愿受教会控制,禁止宗教发展D.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清除异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摆脱罗马教廷的统治B.反对“赎罪符”
C.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否定基督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加尔文的“先定论”是指:
A.人的荣辱富贵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的意识是无法改变的
B.只要通过个人努力,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C.人能够发财致富主要是依靠他的先天智慧
D.主张等级制度,反对教皇的专制权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D.宗教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指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他”是指
A.哥白尼B.伽利略C.马丁•路德D.达尔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