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起,欧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葡萄牙宣布巴西为殖民地。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1501~1504

16世纪起,欧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葡萄牙宣布巴西为殖民地。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1501~1504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16世纪起,欧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葡萄牙宣布巴西为殖民地。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1501~1504年,哥伦布第四次远航发现中美。 
1510年   葡萄牙占领印度西海岸重镇果阿。次年占领马来半岛重镇马六甲。 
1513~1514年 拉斐尔创作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 
1517年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524年  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征服了墨西哥。 
1536年  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 
1561年  英国开创了历史上的"三角贸易"。 
1564年  米开朗基罗逝世。 
1566~1609年 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一一尼德兰革命,荷兰独立。 
1587年  金融界公认的第一家近代银行出现在意大利。 
1588年  英国在大西洋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1602年 英国、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 
1601年  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作品《哈姆雷特》问世。 
1607年  英国在北美大陆建立了弗吉尼亚殖民地。 
1609年  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荷兰诞生。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1年  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将西班牙人逐出台湾。 
1648年  新教取得与天主教平等地位。 
(1)阅读大事年表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历史的脉搏。依据以上大事年表,分析归纳16~17世纪上半期欧洲国家的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关系方面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转型是各种社会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经济、思想、政治领域的发展是怎样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数十年来,一个长期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能否主动开始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而完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观点一: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观点二: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也无法出现资本主义,中国仍将处于前现代状态(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 
(3)你同意材料二两种观点中的哪一观点?依据16~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你的理由。(要求: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性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得到解放,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动摇;国际关系方面,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列强对落后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和殖民统治;西方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2)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也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思想解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条件;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3)观点一   鸦片战争以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作为先进的经济因素,必将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在思想领域,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成为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观点二   鸦片战争以前,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牢固存在,严重阻碍着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儒家正统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阻挠着思想解放。
举一反三
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权分立学说最早体现于法国的1791年宪法
②三权分立思想的核心是权力间的制衡
③中国近代没有出现过三权分立思想的法律
④《论法的精神》是洛克分权思想改造者的作品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大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十七八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正如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一样,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作用。组织我们自己的政府,乃是我们天赋的权利。当一个人如果考虑到世事的动荡时,他就会深深地相信,我们尽力以冷静审慎的态度来组织我们自己的政权形式,要比把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交给时间和机会去支配来得聪明和安全……——(美)潘恩《常识》(1776年)
材料二: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为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众的智慧。——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
(1)材料一表明,以潘恩为代表的北美民众关注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政治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