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阶级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英国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人坚决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平等。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孔德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评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
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观点3分) 理由: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使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公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给1—6分;思维层次较高,整体表述规范,条理清楚,按等次给1—3分) 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观点3分) 理由: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亚非拉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推动了其社会进步。(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给1—6分;思维层次较高,整体表述规范,条理清楚,按等次给1—3分) 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观点3分) 理由: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给1—6分;思维层次较高,整体表述规范,条理清楚,按等次给1—3分)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小论文的写作题,高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大体可以分作两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本题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是: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在此基本上明确表达学生自己的态度,即表明是赞成或是反对的态度;然后,接着寻找相关的史实论据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往往采用正反论证或多角度,多方面论证两种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往往对提炼或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有一定的困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或根本不会概括,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下功夫,勤加实践,同时也需要综合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和水平。 |
举一反三
(26分)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世界一体化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 欧洲
| 美国和加拿大
| 非洲
| 1750年
| 19.2
| 0.1
| 13.1
| 1850年
| 22.7
| 2.3
| 8.1
| 1900年
| 24.9
| 5.1
| 7.4
|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1906年开始,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不过,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据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整理 (1)材料一中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9分) (2)阅读材料三,分析“近代文明设施”在华传播的主要特点。(8分) (3)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9分) |
下图是一副创作于1901年题为《资本的皇帝》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工厂制度的出现 | B.新型的工业领域出现垄断组织 | C.“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
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 B.构成材料不同 | C.交通工具不同 | D.能源动力不同 |
|
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下列诗词中,与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形处于相同时期的是A.蒸汽机车直冒烟,穿梭原野百余年 |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 D.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
|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A.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 B.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 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