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中期出现妇女改革妇女服装的热潮社会根源在于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做工,传统服饰长裙容易使机器发生故障,产生危险,所以答案选A项,B C D三项只是重要原因而非社会根源。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仔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成为高考经常考查的对象。尤其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异同比较更是比较对象中的重点,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贸易的阶段,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举一反三
工业革命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特点是
A.保留了封建残余势力B.进入了帝国主义发展阶段
C.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D.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论工业革命的原因时说:“(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外市场
B.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
C.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D.行会的瓦解促进了机器的应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国家
百分比
国家
百分比
英国
0
俄罗斯
38
德国
13
意大利
18
法国
20
美国(1913)
30
表一
A. 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 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 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半个世纪中,整个世界都受到了不断增长的生产率的影响。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兴旺的工厂——所有这些资源都卷入了生气勃勃的﹑不断扩张的全球经济之中。”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市场形成B.经济全球化推动
C.工业革命发生D.交通运输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史学家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后者的显著特点。这些显著特点包括(   )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②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主要资本主义同时吸取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④重化工业部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