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从19世纪上半期起至今,许多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美国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要想是真正以人民为主,造成一个“全民政

(26分)从19世纪上半期起至今,许多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美国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要想是真正以人民为主,造成一个“全民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从19世纪上半期起至今,许多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美国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要想是真正以人民为主,造成一个“全民政治”。世界上把“全民政治”说的最完全最简单的,莫过于美国大总统林肯说的“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个意思译成中文,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1923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讲(《孙中山全集》第8卷)
(1)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与“民有”、“民治”、“民享”接近?结合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孙中山宣传“全民政治”的原因?(6分)
材料二:“雄视一时的美资本主义,深深陷进今日的不幸局面,四处受掣,窒息垂死”“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技术统治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郑林庆《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1933年)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使作者认为“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技术统治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6分)   
材料三:“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以为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以为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材料四:“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人民教育出版社《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2005 年6 月第一版。
(3)阅读材料三、四,分析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对美国宪法的评价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1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从中国人“美国观”的演变中,你有何启示?(2分)
答案

(1)思想:三民主义。(2分)
原因:民国建立后,北洋军阀实行独裁统治,民国有名无实,并未赢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社会矛盾仍然非常的突出;(一个要点2分,共4分)
(2)因素:1929年到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未能解决,经济萧条;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五年计划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个要点2分,共6分。)
(3)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材料三)认为美国宪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美国民主自由是虚伪的。(2分)21世纪初(材料四)则客观地肯定了美国以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制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一个要点2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一个要点2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历史认识和评价与时代的变迁以及评价者的立场、价值观念和文化构成密切相关。要正确认识他国,应该尊重历史、尊重国情、尊重差异。等等。(一个要点1分,共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思想:材料中的“民有”、“民治”、“民享”分别对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所以回答三民主义。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所以根据民国初年的这个时间,将所学的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方面的史实列举并加以简单分析即可。
(2)因素:根据材料的出处所显示的时间1933年和材料所反映的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当时美国正处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中;再结合材料中的“一番巨大的修改”是指如计划经济、技术统治等,可以联想到当时苏联实际在执行所谓的计划经济、技术统治,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故又找到了另一个因素。
(3)变化:根据材料三中的“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着剥削的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认为美国宪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美国民主自由是虚伪的。根据材料四中的“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可知客观地肯定了美国以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制的重大历史意义。原因:则需要从两个时代中美关系的具体表现和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两个角度去回答。
(4)启示:可以从我们对美国认识的变化中得到历史认识和评价与时代的变迁有关,当然也与评价者的立场、价值观念和文化构成密切相关。再有就是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讨,还应该得到的是在今天全球化日益发展,人们对于不同文明下的多元文化应该以包容的态度,互相尊重,不用有色眼镜对待别国文明。
举一反三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②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③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
①国家元首均需选举产生        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作者的意图。(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0年,一群英国人在北美弗吉尼亚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五月花号》船上签署如下公约:
为了……我们在上帝面前庄严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和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的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等,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
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并由造物主赋有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合法权利必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除由邦联议会通过的决议之外,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独立以及所有的司法权、权利、权力。
每个州均可指派2—7名邦联议会代表。这些代表由各州的立法机关指派,可以行使该州在邦联议会上的一票投票权。在六年一届的邦联议会期间,任何人担任代表不得超过三年。
只有中央政府才能行使外交和对外宣战的权利。如果没有邦联议会的许可,任何一个州均不得拥有基本需求之外的战舰和军队,也不得参与任何战事。但各州应有一支纪律严明、武装精良的民兵。
——1777年美国《邦联条例》节选
材料二 应该毫不犹豫地承认美国宪法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美国宪法的另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政治成为了一种可操作的现实。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保护公民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1791—192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为某同学复习美国1787年宪法时搜集的历史材料。现在这些材料由你使用,根据这些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这些新的宪政原则”又指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局限性。(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公民选举权的大小
D.议会改革的彻底程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