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小题1:德意志帝国宪法维护了大量封建专制残余。 (   )小题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小题

判断题小题1:德意志帝国宪法维护了大量封建专制残余。 (   )小题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小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判断题
小题1:德意志帝国宪法维护了大量封建专制残余。 (   )
小题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小题3: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小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
小题5: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的计划。                      (     )
答案

小题1:对
小题2:对
小题3:错,把“***”改为“***”。
小题4:对
小题5:对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4月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宪法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因此,德意志帝国宪法维护了大量封建专制残余是正确的。
点评: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除了保留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外,还要注意其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小题2:试题分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应注意从宏观下整体把握此知识点。
小题3:试题分析:1953年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38题是不正确的。
点评: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除考查其提出发展的进程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影响也是命题的重点。
小题4:试题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除了掌握外交政策的目标外,还要注意其调整的原因以及主要的外交活动。
小题5:试题分析: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有关欧洲复兴方案的名称。因由马歇尔系统提出而得名。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因此,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关于马歇尔计划,更多考查其实质和目的,也经常把其作为“冷战”的一个手段而进行考查。
举一反三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有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C.内阁和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B.加强了军国主义特色
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
A.发展历程曲折
B.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B.皇帝权利至高无上
C.军国主义浓厚D.议会拥有立法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
B.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国宪法规定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
D.孟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