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正式出版。***曾对陈望道说:“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19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正式出版。***曾对陈望道说:“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19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正式出版。***曾对陈望道说:“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1920年,“我们”从陈望道那里受到的教育最有可能是                                                (  )
A.用暴力推翻旧的统治秩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颁布宪法并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扬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因此选A。B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C是国共第一次合作;D是指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与题意不符。
举一反三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此材料可看到《共产党宣言》
A.肯定资本主义的进步性B.揭示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
C.宣告无产阶级的使命D.昭示未来社会的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学说的作者,并概括材料一中“阶级斗争”学说发表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既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主要历史使命是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夺取资本家的全部资本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以下是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
A.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一个准备过程
B.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C.资本原始积累包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内
D.资本原始积累具有相对的过程性、渐进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