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来桥梁的作用 |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科技 |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可知,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来桥梁的作用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科技,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近代科技欧洲走在前列,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复习古代科技时,突出把握三大发明的发明演变历程及影响,联系近代西方科技分析比较,突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重实用轻探究的特点 |
举一反三
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问题的是A.造纸术——推动欧洲文明进程 | B.印刷术——欧洲文艺复兴的根源 |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 | D.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
|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唐代时认为:“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下列各项可以说明唐代“文化学术亦莫不如此”的有 ①雕版印刷技术兴起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技术诞生 ④词这种文学形式出现 |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1)从自然科学举两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3分) |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大大削弱了欧洲封建势力,壮大资产阶级力量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推动了“世界的发现”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