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若又割之,次以十二觚之一面乘半径,因而六之,则得二十四觚之冪。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九章》 材料二: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晋书》 材料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材料四:莫高窟的造型艺术,彩塑较多,属于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有三百多,小千佛约有千数。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哪一项科学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当时世界上处于怎样的地位?(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政治状况?这一状况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 (3)材料三反映了陶渊明怎样的生活心态?这种心态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4)材料四中的石窟艺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据上述材料概述魏晋时期的历史总特征?(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