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材料二 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
(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
答案
(1)特点: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
(2)基本态度及评价:极力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反对中外文化交流;是盲目排外的思想。实质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碰撞。
(3)认识:当时,西方人在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传播宗教的一种手段;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守旧意识的抵制,传播非常艰难(充分利用材料,与第②问作答);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具体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
解析
认识的前两点实际就是对材料一、二的概括提炼,只有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第三点,是认识的难点,但这一点十分必要,因为,我们得认识的目的,就是用以指导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由具体到一般的理性认识,才能起到这一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传播虽然不会遇到如明清时期一样的情况,但是现实中仍有阻碍科学技术推广与发展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
举一反三
右图中的“星盘”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时,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
A.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B.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C.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自战国到汉朝编定并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D.《四部医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对东亚、西亚均产生影响的是 (    )
A.政治制度B.科学技术C.土地制度D.儒家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在宋朝时期的人们,可能做到    (    )
①借助指南针进行航海活动②使用简仪和高表进行天文测量
③阅读《梦溪笔谈》获得新知④欣赏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确定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的历法是(    )
A.《太初历》B.《大衍历》
C.“十二气历”D.《授时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