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姓名生卒年代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姓名生卒年代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1587~?
《天工开物》

从上述材料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 ) 
①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开始介绍西方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科技的发展趋势、内容、研究方法和原因的全面理解认识,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④项错误。(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难题)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对下列科技人物成就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东汉科学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B.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藐著的《千金方》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C.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和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其共同影响是( )
①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进步,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②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国家强大,工农业发展,经济繁荣
④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既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材料中的史实)
(2)材料中所提到的火药与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4)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见到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的公文      B见到科举考试的试卷被糊名
C借助指南针进行远洋航行            D阅读科技著作《农政全书》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现象无关的是
A.《农政全书》介绍欧洲先行水利技术和工具
B.《开工天物》收录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
C.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潜滋暗长
D.儒学和道家学说被介绍到西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