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可是当时清朝谈判大臣却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破话,所以说当时统治者缺乏近代主权观念,所以选C
举一反三
1787年,英国给派往中国的使臣发出指令,“如果中国皇帝有意允诺割给英国一个地方,在确定地点时,应特别注意该地必须符合英国船只便利与安全的要求,便于英国可能进口的货品的销售,并靠近上等华茶的出产地——大约位于北纬27—30度之间。”因鸦片战争而被迫开放的新口岸中,符合该意图的是
A.广州B.福州C.汉口D.重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这幅漫画中,英国海船上的海军正在给大炮添加“鸦片”炮弹,大炮炮口对准了远处标明 “中国”字样的城堡,而大炮旁边的船舱里堆满了同样的“鸦片”炮弹,这幅漫画反映了
A.英国打开中国大门后发动鸦片战争
B.鸦片成为中英正当贸易关系的主流
C.英国把鸦片作为对付中国的武器
D.英国决心推翻清朝的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白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二 “……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
——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
材料三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3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十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发展历程。(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是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
材料二  19世纪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中(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1839年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林则徐对国际事务有所了解
B.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正确
C.林则徐具有自大的“天朝”心态
D.林则徐认为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