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材料一 近代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条约、事件及影响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

(15分)材料一 近代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条约、事件及影响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材料一 近代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条约、事件及影响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0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年6月
“改订新约”运动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1月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益应予终止等
1949年9月
《共同纲领》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百年间签订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3分)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⑵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中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国际态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8分)
答案

⑴ 趋势: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平等权利,但没有实现平等权利;1949年9月,针对近代签订的不同条约制定了不同对策。(3分)
影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有利于列强对旧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激发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觉醒;近代后期收回权利或修改的不平等条约,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完全摆脱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4分)
⑵ 主要特点:根据条约内容(平等、不平等)确定灵活的政策;对于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4分)
原因:对美国,由于美国敌视新中国,废除美国对华不平等条约及特权;对苏联,鉴于苏联是新中国盟友,采取积极谈判,订立新的平等条约,逐步收回国家权力。(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抓住关键词,1842 年“主要内容”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19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减少,不彻底,1949独立。总结概括出趋势。影响分两个时期分析。
(2)结合材料一“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材料二、“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容易得出特点,再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分析出原因。
举一反三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在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A.设立管理租借的特权B.领事裁判权
C.海关管理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抛弃西方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模式;在世界史进程中,不以某一国家的进步代替全球的发展;社会交流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批评欧洲中心论……同时,全球史……忽视了各个社会内部的发展动力;把跨文化互动作为全球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文化和跨文化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等。
——摘编自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学术讲演
材料二 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如何合理运用全球史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
“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