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793年 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19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木偶中国”结合所

(12分)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793年 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19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木偶中国”结合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793年 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19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木偶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片中信息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
(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
观点:中英关系的变化、西方与中国关系的变化、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国的衰落、西方的崛起等等。
基本史实:康乾盛世、工业革命、中英关系、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中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不同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式问题,图一反映的是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此时的清政府仍坚持“天朝上国”的理念,妄自尊大,闭关锁国。图二反映的是19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木偶中国”,此时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据此提取信息西方与中国关系的变化、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国的衰落、西方的崛起等等。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东西方的对比回答。
举一反三
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材料二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三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有7 000年海洋文化,其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内领先于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列强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次 “亮相”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B.英法联军侵华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D.巴黎和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