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但是“灭洋”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拒绝西方近代文明,并不符合近代化发展的历史需要,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扶清”又模糊了农民阶级对清朝反动本质的认识。因此A符合题意,题干所述并非杜撰。
点评:近代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且为民主革命的主力,但是由于其不代表新的生产力,无法提出科学的纲领或口号,不能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举一反三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澳大利亚)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示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谭嗣同在1896年《有感》中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有感于
A.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
C.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及其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赔偿数额居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首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使中国首都门户大开
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海海战使主力被歼B.实力对比敌强我弱
C.战备不足,指挥失当D.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台湾人民:(  )
A.坚决反对割地议和B.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
C.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D.对击败日寇充满信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