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下边所示“同盟会党员证”的释读,不准确的是A.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B.所使用的“庚戌年”为公元1910年C.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下列对下边所示“同盟会党员证”的释读,不准确的是A.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B.所使用的“庚戌年”为公元1910年C.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对下边所示“同盟会党员证”的释读,不准确的是
A.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B.所使用的“庚戌年”为公元1910年
C.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D.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后,同盟会会员不断扩大的史实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归为逆向选择题一类,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从“同盟会党员证”上的文字明显具有政治纲领和时间的记录,具有研究辛亥革命的较高价值,根据干支纪年法,公元1910年为“庚戌年”。ABC表述正确,1910年,民国尚未建立,而且仅从一张同盟会党员证无法得知同盟会会员不断的扩大的史实。因此选D。
点评:本题以图片为载体,解答此类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举一反三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的依据是  (     )
A.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B.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D.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即使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辛亥革命开辟的民主政治潮流仍在滚滚前行,被革命唤醒与鼓舞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仍在社会上张扬,作为民主政治标志的议会、宪法、责任内阁在继续运行与发挥作用,政党政治活动更是蓬勃发展。
——摘编自经盛鸿《辛亥革命带来民主新气象》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在民主政治方面带来了哪些“民主新气象”。(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32分)。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材料四   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陈东升《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12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
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1979年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的兴民权相比,主要区别是       
A.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B.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同
C.国家的政体不同D.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