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之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是,然屡见败,莫克援救,若能变也,即向者所谓……弥缝蚁穴。飘摇一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之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是,然屡见败,莫克援救,若能变也,即向者所谓……弥缝蚁穴。飘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院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为建设中华民国提出了那些基本构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 (4)上述主张的最终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分析其原因。 |
答案
(1)主要观点:洋务运动仅仅是小修小补,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想使中国富强,必须变革封建政治制度。(2分) (2)基本构想: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 (3)同:都主张变革封建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分) 异: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1分) (4)共同之处: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 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封建势力的阻挠。(2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 | 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战略转折 |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A.规定了国民的基本权利 | B.实行责任内阁制 | C.实践了主权在民的学说 | D.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
在某班的一堂关于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综合探索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你认为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
该组织于1905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该组织是: |
《复兴之路》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其中一段有童谣:“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