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奋斗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兴中会誓词B.三大政策C.三

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奋斗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兴中会誓词B.三大政策C.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奋斗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兴中会誓词B.三大政策C.三民主义D.北上宣言

答案
B
解析
孙中山晚年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与材料中的“民众”、“民族”相吻合。A、C所反映的历史时代,孙中山还没有材料中的思想,D“北上宣言”主要是反帝反封建军阀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1年的中国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动荡。这主要表现在(  )
①同盟会发动影响最大的反清起义
②危机时刻武昌革命党人自行起义
③孙中山建立第一个地方革命政权
④清政府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帝国主义国家(  )
A.用外交孤立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压
B.帮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全部大权
C.促成了革命军与北京政府间的议和
D.积极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五)
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3)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回答: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异同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