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诗题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诗题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

题型:0112 期中题难度:来源: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诗题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     ]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传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答案
D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哪些时代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申报》1912年9月9日
(2)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社会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5年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
1909年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28年《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
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7年《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全。
1949年《申报》终刊。中共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3)根据材料四,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04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民报》刊登孙中山就任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C.总统府上空五色旗迎风飘扬
D.孙中山签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题型:012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继发生。其共同原因不包括[     ]
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维护其统治
C.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D.人民群众革命斗争不断高涨的推动
题型:0120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下列对当时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革命”话语影响极为广泛
B.国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C.“革命”已带来根本性变化
D.“政治革命”目标已彻底实现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