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  )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C

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  )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  )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都采取的武装斗争的形式,但是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大革命深刻广发的发动了工农群众,主要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而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会党、新军。第二、大革命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辛亥革命则是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第三、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体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而辛亥革命则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故选A。
举一反三
1919年5月26日,陈独秀发表《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一文,号召国民因山东问题而生两大彻底觉悟,即“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同时,他还强调“无论内政外交政府国会,都不能违背平民团体的多数意思”。这说明陈独秀的思想倾向是(  )
A.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激进的民主主义
B.鲜明的自由主义
C.强烈的民主主义和激进的共产主义
D.狭隘的民族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国民大革命C.土地革命D.抗日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 分)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论及中国如何摆脱挨打局面时指出:“臣闻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主张。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民族复兴起到什么作用?(9 分)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1938 年春夏之交,从苏联回国的蒋廷黻(1895—1965)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撰成《中国近代史》一书,他说:“只要我们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教育家蒋梦麟(1886—1964)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潮》一书,阐述其民族复兴思想。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他必定能慢慢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
(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的原因和抗战胜利对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10 分)
材料三 ***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