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面解读材料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时间信息“1935年12月25日”,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联系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问题,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 |
举一反三
(26分)正在热播的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再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年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 材料三 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Bolshevism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怎样理解该事件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 叶”?(6分)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一文意味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之道上发生的重大转变。(2分) (2)从任务、性质、领导者、前途四方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4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2分)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主要表现。(从加重号角度回答,4分)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谷。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的推动 | B.南昌起义的爆发 |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
根据下面的纸币蕴含的历史信息,推测其最可能流通于
A.20年代初的苏俄 | B.大革命时期的广州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根据地 | D.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 |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除了受日本的外来入侵、派系政客及新军阀的内部倾轧之威胁外,国民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共产党的更大、更根本的挑战。”下列四幅地图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国民政府挑战的地区是
A B C D |
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 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